Mukosame +

如何准备一场科普讲座?

本周刚刚在小学做了一场90分钟的讲座,趁热回答一下这个问题。

首先,一定要明确你的听众的认知水平。

如果有可能的话,尽量找几个同样背景的人,聊一聊,这样心里对于目标人群的知识储备和接受能力有所了解。虽然是做科普,大方向是简明易懂,但不同人群的接受程度绝对是有差别的。

讲座的组织方一开始说听众是低年级中学生或高年级小学生,于是我就按照六年级-初一来准备。到现场后发现听众是小学四年级,跟几个小朋友聊过之后随即做了调整,弱化了很多专业性较强的部分,增加了不少现场演示和互动的环节。

之后,在纸上把PPT一页一页画出来

现在,站在你听众的角度上,想想他们对你选题中的什么地方最熟悉?

他们看到这个东西之后,第一个想到的是什么?有没有一个对你之后要讲内容的预期?

他们可能关注哪些地方?

看到这张PPT后,他们可能会提出哪些问题?可能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?可否在下一张中详细阐明?

从这一个部分到下一个部分,用什么内容过渡才不会显得生硬?

……

就这样不断对自己提出问题,差不多能画出个大概了吧。别急,还需要审视一下:

看完这一张PPT,对理解你下一张PPT有帮助么?

对于没有相关基础的人,能理解你这张图片是什么吗?能理解你这几张PPT之间的联系么?你能在现场快速地解释清楚吗?

如图是我自己画的草图。对着这个草图,我已经能大致地把整个讲座顺下来了。当然其中还存在很多要填的坑,不过,已经能够确保你在查资料时足够有目的、有计划了。

简陋的草图

然后,搜集资料

把搜集资料放在画PPT的后面,实际上就是为了排除资料中多余信息的影响,避免特意为了展现某个很棒的资料而打乱演讲节奏的情况。

主讲人一般都对所讲的主题有很深的理解,而搜集资料的过程,就需要利用这个优势,同时抛弃自己的身份,尽量站在受众的角度去审视资料。

例如,从展示的效果上讲,视频资料>图像资料>文字。从听众接受的效果讲,故事>说明>公式。

在科技新闻的报道中有2个技巧:将数据转化为类比(例如“占地相当于5个足球场”),将理论与技术转化为具体应用(例如“4G技术的采用可以使未来下载一部电影仅需几秒钟”)。越是和听众本人生活越相关的,就会越被关心。

仍然从你听众的角度审视资料,并且将它们填充到你的PPT中。这一步一定有很多冲突,不要紧,你可以继续对PPT结构有所调整。实际上,这一步和上一步最好成为一个反馈-迭代的过程。

制作和美化你的PPT

这样说可能有点误解,我的意思是:你的PPT一定要和演讲节奏紧密联系,首要是确保听众能看得清,其次是跟得上,最好还能增进理解&享受其中。

为了避免操作上的失误,请避免太多高大上的跳转&动画,尤其是如果自己都记不住就惨了。

对于大讲座的PPT,大概有以下这些原则:

  1. 字号大,一般来说20号以上的字才能保证最后一排也能看见。

  2. 最好不要把内容放得太靠下,后排的听众很有可能被前排脑袋挡住,看不见最下面的部分。

  3. 善用颜色对比提高注意力。例如黑底黄字>黑底白字>白底黑字,具体各种颜色的搭配《新闻编辑学》中对报刊排版的章节有讲。但是黑底白字可能会导致光线较暗使人容易感到疲乏。

  4. 最好能了解演讲场地的屏幕和设备。例如投影到方白布上就不要做16:9,场地灯光太强就不要用对比度低的浅色,等等。

  5. PPT结构最好是线性的,并且能通过一支激光笔操作。你可能需要手持话筒,还可能需要到处走动,或者讲台的位置非常难操作电脑。所以即使你的讲稿中包含了视频,也请添加到下一张PPT中并设置自动播放。

  6. 记得字体嵌入,以及检查各个版本office对你PPT的兼容性,尤其要注意很多效果在低版本中不会出现。有可能的话还应该检查一下WPS,我真的见过展示电脑只有WPS…或者LibreOffice之类的。当然,如果你对那样的环境有所预期,就应当直接用PDF作为输出格式。

  7. 一般学术讲座1min=1张PPT,科普的话要保证听众理解效果,所以2min=1张PPT比较不错。

注意掌控节奏

假设你前期的准备已经很好了,资料充实有趣,PPT简洁有效,那么,就可以关注演讲的节奏了。这里主要讨论对于听众情绪和注意力的把握。

情绪,是需要酝酿和积累的。所以当你想要抖一个机灵时,请保证之前都是轻松活泼的状态;当你想要让大家惊奇时,注意前面要隐藏好,然后猝不及防地呈现。

注意力是有限的,年龄越小时间越短,小学生大概40分钟就坐不住了,这也是一堂课要设置成这么长时间的原因。如果可能,你可以要求中场休息,或者在中间的地方设置一些比较轻松的部分帮大家恢复。但是也要注意,之后也要有相应的措施把大家的注意力拉回来。否则后半场大家昏昏欲睡或是交头接耳的话,多不好啊~

前期准备的时候,大概可以注意以下几点:

  1. 尽量让你的表达变得有趣、声情并茂、带有肢体表现,如果能有和场地/听众结合的现场演示最好;

  2. 一定不要连续很长都是太无趣的内容,大家一烦,就很难回来了。

  3. 在需要调动全场注意力的时候,设置一些提问或互动,一定要让听众感觉到是和在场每个人有关的,否则他们会很快失去兴趣的。

  4. 把最需要理解的部分放在开头,可以设置一些Q&A帮助理解,而把一些更娱乐化的视频之类的放在后面。尤其注意不要在结尾引入新的东西。

  5. 为自己设想出各种可能的问题,可能的场景,以及自己可能讲的话。

临场时,你应该关注以下几点:

• 你的音量,是否足够让每个人都听清楚?

• 你的观众,能否看清屏幕上的东西?如果不能,是否可以弥补?

• 观众的反应,是聚精会神还是涣散?

• 观众是否对你(要讲的内容)有所期待?如何在接下来的演讲中回应这些期待?

• 观众对于这一部分的接受度怎样?如果不好的话,注意干脆利落地结束。

一些小技巧:

• 逐渐降低或增大音量,都可以吸引注意力。不过应用效果需要具体尝试;

• 讲到需要关注的部分,走来走去或(和)增大肢体动作会让大家的视线回到你的讲台,大概是有种“看表演”的感觉;

• 或者,直截了当地说:以下部分非常重要,希望你们能收起手机,安静地听完这一段。

• 适当地给予奖励(礼物/有趣的图和视频/故事)也不错。但是要注意控制场面,避免浮躁。

大致想到了这么多,有问题请在评论区中指出。

(本文同时发布在知乎怎样做一个科普讲座的ppt下)

Blog

Dump

Project